2025 年 5 月化妆品备案数据正式发布,涵盖品类分布、功效宣称、成分热度等维度的榜单显示:全品类、全功效备案量普遍下滑,这一现象折射出化妆品行业从 “粗放增长” 向 “精耕细作” 的转型,品牌与市场正经历 “去泡沫化” 的深度调整。
品类榜单中,美甲护甲以 3144 件备案数、17.86% 占比登顶,反映出 “精致美甲 + 护甲养甲” 的消费升级趋势,消费者对 “手部美学” 的追求带动美甲周边产品增长。精华(2730 件,15.51% 占比 )、面膜(1325 件,7.53% 占比 )仍为护肤核心品类,凸显 “高效护肤”“即时修护” 的刚需,但备案量同比下滑,暗示市场对 “功效精准化” 的需求提升。
口红(1259 件,7.15% 占比 )、洗发(1192 件,6.77% 占比 )等品类紧随其后,体现 “日常美妆 + 头发健康管理” 的持续需求,不过洗发品类中 “防脱、控油” 等功效型产品占比提升,反映细分需求的深化。
功效分布中,保湿以 17580 件备案数仍居第一,但同比 – 57.17% 的跌幅触目惊心,折射出基础保湿市场的 “饱和危机”——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 “单纯补水”,而是追求 “屏障修护保湿”“微生态保湿” 等进阶功效。
美容修饰(8768 件,-35.99% 同比 )、清洁(3693 件,-56.61% 同比 )等传统功效备案量齐跌,反映出市场对 “单一功效” 产品的理性回归;而紧致(2991 件,-45.13% 同比 )、抗皱(2913 件,-47.30% 同比 )等抗衰功效备案量下滑,暗示抗衰市场正从 “成分堆砌” 转向 “科学验证 + 体验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控油(1219 件,-36.41% 同比 )、防断发(286 件,-30.58% 同比 )等细分功效跌幅相对缓和,凸显 “油痘肌护理”“头皮强韧养护” 的刚需属性,为品牌开辟差异化赛道提供机遇。
活性成分榜单中,透明质酸钠(8143 件,-57.1% 同比 )、烟酰胺(4592 件,-51.0% 同比 )等经典成分仍居前列,但备案量暴跌,反映出品牌对 “单一活性成分依赖” 的反思。消费者对 “成分复配”“功效可视化” 的需求,倒逼品牌探索更精准的活性成分组合(如透明质酸钠 + 依克多因、烟酰胺 + 传明酸 )。
积雪草提取物(3112 件,-56.5% 同比 )、泛醇(3852 件,-49.2% 同比 )等 “修护型成分” 备案量下滑,暗示 “舒缓修护” 赛道竞争加剧,品牌需挖掘更具差异化的植物提取物(如北欧白桦树汁、紫苜蓿提取物 )。
非活性成分榜单中,丁二醇(14000 件,-54.84% 同比 )、1,2 – 己二醇(13000 件,-53.57% 同比 )等溶剂、防腐剂成分备案量高位回落,反映行业对 “精简配方”“天然防腐体系” 的探索。消费者对 “无酒精、少防腐剂” 产品的偏好,推动品牌采用多元醇复配、植物防腐等创新方案。
这份数据背后,是化妆品行业三大核心转变:
- 消费端:从 “盲目追成分、追功效” 转向 “理性看体验、看安全”,基础保湿、单一功效产品需求萎缩,“精准功效 + 温和体验” 成为新宠;
- 品牌端:从 “成分堆砌、概念营销” 转向 “科学验证、差异化创新”,备案量下滑实则是 “同质化产品” 的出清,倒逼企业投入 “功效实证 + 配方创新”;
- 合规端:功效宣称备案的严格化(如祛斑美白需特证 ),推动行业回归 “功效本质”,品牌需平衡 “合规成本” 与 “市场需求”,聚焦 “易验证、高体验” 的功效赛道。
2025 年 5 月的备案数据,是化妆品行业 “深度调整期” 的真实写照。对于品牌而言,这既是挑战 —— 需摒弃 “粗放增长” 模式;更是机遇 —— 精准挖掘细分需求(如微生态护肤、头皮健康管理 )、拥抱合成生物等创新技术,才能在 “去泡沫化” 后,抓住下一轮增长机遇。消费者则将迎来 “更科学、更精准” 的产品选择,化妆品行业的 “价值回归”,正在路上。
附件文件点击下载:
2025年5月产品品类 产品功效及成分应用TOP榜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