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万罚单砸向至本母公司!

自适应宽度滑动按钮导航栏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美妆品牌至本的母公司上海澄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澄穆生物”)因其母公司上海澄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被处以129.93万元罚款,这也是该公司成立13年来首次遭遇行政处罚。

 

百万罚单背后:到底犯了什么错?

行政处罚书明确,“扣缴义务人不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该条款规定,扣缴义务人出现此类行为的,税务机关将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并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结合129.93万元的罚款金额可推算,其应扣未扣的税款本金约在43.3万元至259.8万元之间。

130万罚单砸向至本母公司!

素材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官网

 

据了解,此类税务违规行为的常见适用场景包括发放工资薪金未代扣个税、支付劳务报酬未代扣个税、支付其他所得未代扣税款等。相关法律人士指出,除已明确的罚款外,企业还可能面临缴纳滞纳金与纳税信用降级的风险,后续或出现发票领用受限、税务监管趋严等影响。

 

品牌回应:有异议,已启动申诉

面对处罚,澄穆生物的反应颇为迅速。公司回应称“下午才知道”处罚信息,且对结果存在异议,目前已正式启动申诉程序。

作为年销破10亿的“成分党顶流”,至本以“皮肤屏障修护”理念俘获大量消费者,其专业、可靠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此次税务风波虽未直接涉及产品质量,但对品牌积累的信任度无疑是一次考验。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留言表示“期待官方进一步说明”,可见市场对头部国货品牌的合规性抱有高度关注。

 

不是个例!美妆行业正迎强监管

澄穆生物此次被罚并非个例。今年以来,纤颜、资生堂等多家化妆品企业均因漏税等问题被处以数十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的罚款。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起,已有10余家行业企业因税务问题受罚,合计罚款达3500万元。

这一系列案例与国家税务总局“推进精准监管、精确执法,重点打击偷税逃税等行为”的监管方向一致,也凸显了化妆品行业合规监管持续收紧的趋势。

目前,澄穆生物的申诉进展仍待税务部门进一步披露。这场风波最终会走向何方?国货美妆品牌又该如何构建合规防线?我们将持续关注。

© 版权声明
内容如需调整,联系微信:1581810235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