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化妆品备案数据出炉,从品类分布到功效、成分热度,呈现出 “传统品类稳中有变、功效需求精准分化、成分应用回归理性” 的趋势。这不仅是行业数据的更新,更是消费需求迭代、品牌创新转型的直观映射。
6 月品类分布中,精华以 2744 件备案数、14.30% 占比登顶,标志 “高效护肤” 需求的深化 ——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基础护理,转而追求 “精准功效、高浓度成分” 的精华产品,抗衰、美白、修护类精华成为研发焦点。
美甲护甲(1935 件,10.08% 占比 )、口红(1372 件,7.15% 占比 )紧随其后,反映 “精致化消费” 的分层需求:美甲从 “单一美化” 转向 “护甲养甲 + 时尚设计”,口红则在 “色彩美学” 外,叠加 “唇部护理(如保湿、修护 )” 功能,带动 “功效型彩妆” 增长。
面膜(1236 件,6.44% 占比 )、洗发(1190 件,6.20% 占比 )等日常品类保持稳定,但备案量同比下滑,暗示市场对 “同质化产品” 的筛选加剧,品牌需在 “基础品类” 中挖掘 “细分功效”(如油敏肌面膜、防脱洗发水 )。
功效分布里,保湿以 17533 件备案数延续第一,但同比 – 38.21% 的跌幅,暴露基础保湿市场的 “饱和危机”—— 消费者更青睐 “修护保湿”“微生态保湿” 等进阶方案,单纯 “补水” 产品逐渐被替代。
防断发(342 件,10.32% 同比增长 )成为唯一正增长的功效,折射 “头发健康管理” 的深化:从 “清洁、护发” 到 “防断、强韧”,消费者对头发问题的解决需求更精准,带动角蛋白、泛醇等 “强韧成分” 应用增长。
美容修饰(6804 件,-28.17% 同比 )、清洁(3545 件,-39.96% 同比 )等传统功效齐跌,实则是 “功效理性化” 的体现 —— 消费者不再为 “概念性功效” 买单,而是追求 “可感知、可验证” 的效果,如抗皱需 “即时紧致 + 长期淡纹”,控油需 “控油同时修护屏障”。
活性成分榜中,透明质酸钠(7889 件,-38.4% 同比 )、烟酰胺(4530 件,-29.0% 同比 )等经典成分仍居前列,但备案量下滑,反映 “单一成分依赖” 的式微。品牌开始转向 “成分复配”:如透明质酸钠 + 依克多因(抗敏保湿 )、烟酰胺 + 传明酸(精准美白 ),通过 “协同作用” 提升功效感知。
积雪草提取物(3255 件,-28.1% 同比 )、生育酚乙酸酯(4196 件,-34.0% 同比 )等 “修护、抗氧化” 成分跌幅缓和,凸显 “屏障修护”“抗氧抗衰” 的刚需,但需结合 “临床实证” 强化消费者信任。
非活性成分中,丁二醇(13500 件,-35.71% 同比 )、1,2 – 己二醇(12500 件,-34.21% 同比 )等溶剂、防腐剂备案量下滑,呼应 “精简配方”“天然防腐” 的趋势。品牌采用多元醇复配、植物来源防腐剂(如辛酸 / 癸酸甘油三酯 ),平衡 “产品稳定性” 与 “消费者安全诉求”。
2025 年 6 月的数据,实则是化妆品行业 “去泡沫化” 的缩影:
- 消费端:从 “盲目追品类、追成分”,转向 “理性看功效、看体验”,倒逼品牌提供 “精准、可验证” 的产品;
- 品牌端:从 “同质化跟风” 转向 “差异化创新”,备案量下滑的背后,是 “无效产品” 的出清,和 “有效创新” 的蓄力;
- 市场端:从 “规模扩张” 转向 “价值深耕”,细分赛道(如防断发、功效型美甲 )的增长,预示 “小而美、专而精” 的品牌将崛起。
对于品牌而言,需抓住 “功效精准化”“配方透明化”“体验差异化” 的机遇;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 “选择更科学、产品更聚焦” 的护肤 / 美妆时代。化妆品行业的未来,将在 “理性与创新” 的平衡中,走向更健康的增长轨道。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份美妆行业报告
《2025年6月备案产品 功效及成分应用TOP20》
33页 PDF源文件
▼

……
以上仅为部分展示
▼
完整报告请点击下载:2025年6月备案产品 功效及成分应用TOP20
声明:本平台所有资源均源于公开渠道收集,仅供个人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