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草生物(浙江天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天然植物提取物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与核心生产基地坐落于浙江安吉,依托 “长三角产业集群 + 绿色生态资源” 双重优势,构建 “原料甄选 – 技术研发 – 智能生产 – 全球供应” 全链条服务体系。工厂以 “天然产品,草本生活” 为核心使命,聚焦茶叶、人参、绿咖啡等特色植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深度服务食品饮料、保健食品、化妆品三大终端领域。历经多年发展,工厂现占地 150 余亩,配备多条智能化提取生产线,凭借 “专利提取技术、全周期质控、全球化认证” 的核心优势,成为国内植物提取行业的标杆企业,相关技术已在浙江、湖南、四川等多省推广应用,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荣获 “浙江省专精特新小巨人”“浙江省科技小巨人” 等多项荣誉认证。
二、核心工厂实力展示
(一)生产规模与硬件配置
- 基地布局与智能设备:工厂采用 “绿色工厂 + 全流程自动化” 设计理念,划分原料预处理区、高效提取区、纯化分离区、浓缩干燥区、智能仓储区五大功能模块,关键设备均采用国际先进配置,形成 “低耗高效植物提取” 设备矩阵。核心配置包括:多条超声波辅助提取生产线(配备温度可控打浆纯化装置,提取温度精准控制在 50-60℃,EGCG 溶出率较传统工艺提升 30% 以上)、柱层析纯化系统(搭载树脂梯次分离装置,可实现绿原酸、原花青素等活性成分的高效富集)、喷雾干燥生产线(含银耳多糖专用干燥设备,保障活性成分稳定性)、智能质控追溯系统(实时监控提取时间、温度、纯度等关键参数,实现 “每批次产品可溯源”)。2024 年新增 “定制化提取物生产车间”,配备柔性生产设备,可根据客户需求调整活性成分含量、纯度及产品形态,适配个性化原料需求。
- 资质与品控体系:通过 SQF 全球食品安全认证、NSF 认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生产管理体系与环保回收体系。打造 “四重品控闭环”:原料均源自合规种植基地,每批次原料需通过农残、重金属等 12 项指标筛查,优先选用弃采茶、绿咖啡碎米等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产端推行 “原料入厂检测 + 过程在线监控 + 成品全项验证” 制度,配备高标准检测中心与先进设备,对产品活性成分含量、纯度、溶剂残留等 20 余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测,EGCG 纯度可达 98% 以上,绿原酸产品咖啡因含量可精准控制,远优于行业标准。
(二)团队与服务能力
- 工厂组建专业团队超 200 人,其中研发团队规模达 100 人,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超 60%,核心成员涵盖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国家优青、省级引才计划入选者等高层次人才。由程勇博士领衔的技术团队深耕植物提取领域 15 年,在农产品废弃物精深加工领域成果丰硕,累计主持开发产品 50 余项,创造销售 13.6 亿元。生产团队核心成员均具备 5 年以上植物提取行业经验,严格遵循标准化生产流程,保障产品质量稳定性。
- 推行 “定制化 + 全周期服务” 模式:搭建数字化生产管理与客户服务平台,客户可实时查看订单进度、产品检测数据及应用指南;建立 “分层响应” 服务机制:常规产品 72 小时内发货,定制化产品 15 天内完成打样,针对食品企业量产需求,可提供 “原料适配测试 + 小批量试产 + 批量供应” 全流程支持。依托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实现长三角地区 “48 小时达”、全国 “7 天达” 的高效交付。
三、研发创新实力
(一)研发体系与技术突破
- 设立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与博士后工作站,配备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 检测系统等先进设备,聚焦 “低耗高效提取技术、定向修饰改造技术、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 三大研发方向,累计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 16 项国家及省级科技项目,攻克 20 余项核心技术,拥有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24 项,发表学术论文 26 篇。其中标志性成果包括:
-
- 茶资源生物酶催化技术:揭示儿茶素脱酯调控茶汁品质的作用机制,创制耐酸单宁酶,发明茶汁脱酯转化提质技术,实现弃采茶资源的高值化利用,相关成果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
- 多靶点植物提取技术:开发超声波辅助 – 酶解耦合提取工艺,成功应用于灵芝、银耳等资源开发,灵芝三萜与多糖浸出率提升 40%,银耳多糖提取率与纯度均达行业高标准,且去除苦涩味等不良风味。
- 针对细分场景定向开发解决方案:为食品饮料企业设计 “高纯度茶浓缩液” 系列,适配奶茶、功能饮料等产品需求;为保健食品领域开发 “低咖啡因绿原酸提取物”,通过非有机溶剂法制备,无溶剂残留风险;为化妆品行业提供 “高活性银耳多糖” 原料,兼具保湿与修护功效。
(二)高端应用与行业影响
- 响应 “乡村振兴” 与 “双碳” 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年处理弃采茶、绿咖啡碎米等废弃物超万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工厂推行 “绿色生产” 理念,建立完善的环保回收体系,生产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获评绿色生产示范企业。
-
- 茶叶提取物系列:以绿茶提取物、茶多酚、EGCG、茶黄素为核心,涵盖速溶茶粉全品类,适配功能饮料、保健食品等场景,其中高茶黄素红茶提取物获多家龙头企业认可;
-
- 特色植物提取物系列:包括人参提取物(根 / 茎叶)、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苹果提取物等,可定制不同活性成分含量规格;
-
- 功能成分系列:聚焦绿原酸、甜菊糖苷、木犀草素等专项成分,其中低咖啡因绿原酸提取物通过保健食品原料认证;
-
- 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原料定制、配方开发、应用测试等一站式服务,解决原料适配性难题。
四、核心业务范围
(一)主力产品与服务
-
- 茶类提取物:核心产品包括高纯度 EGCG(纯度≥98%)、茶浓缩液、速溶茶粉(红茶、绿茶、茉莉花茶等品类),具有风味纯正、活性成分高的优势,复购率达 90% 以上;延伸产品涵盖茶氨酸、茶黄素等专项成分,满足多元化需求;
-
- 药食同源提取物:涵盖人参粉、人参提取物、灵芝提取物等,采用复合酶解耦合技术,活性成分含量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适配保健食品生产;
-
- 功能成分提取物:包括绿原酸(保健食品 / 普通食品双规格)、甜菊糖苷、原花青素等,其中绿原酸产品可定制低咖啡因规格,甜菊糖苷适配无糖食品需求;
-
- 应用解决方案:为食品企业提供原料选型、配方优化、工艺适配等全流程支持,协助客户完成产品合规性验证,降低研发成本。
- 增值服务体系:提供 “全周期技术支持”,包括原料特性讲解、应用工艺培训、质量问题排查等;针对出口客户,提供国际认证申报咨询服务,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法规标准;推出 “技术联合开发” 服务,与客户共同研发新型原料,如联合开发特定风味的速溶茶粉产品。
(二)服务流程与保障
- 建立标准化服务闭环:客户需求提交后 4 小时内匹配专属技术顾问,24 小时内出具初步解决方案与报价;产品交付时提供 “质检报告 + 应用手册 + 安全数据单” 全套资料,确保使用规范性;合作后期提供定期回访服务,跟踪产品应用效果并优化方案。
- 构建全球化供应链保障体系:国内依托长三角物流枢纽,实现原料与产品的高效流转;国际与知名物流企业合作,通过专业包装保障提取物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产品出口至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1 年质量保障服务,出现非人为质量问题,24 小时内响应并安排退换货,技术团队 72 小时内提供现场支援。
五、合作客户与市场布局
(一)客户结构与行业覆盖
-
- 食品饮料企业:服务多家国内外知名饮料和食品龙头企业,其茶浓缩液、速溶茶粉被广泛应用于奶茶、功能饮料、烘焙食品等产品;
-
- 保健食品企业:与国内大型保健食品生产商合作,提供高纯度绿原酸、人参提取物等原料,产品通过保健食品原料认证;
-
- 化妆品企业:为美妆品牌提供银耳多糖、葡萄籽提取物等活性原料,凭借高纯度与良好适配性获市场认可;
-
- 行业合作: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植物提取技术攻关,参与制定国际及国家标准 4 项,牵头制定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1 项。
- 客户复购率达 95% 以上,与 20 余家核心客户建立 5 年以上合作关系,在植物提取行业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荣获 “浙江省专利优秀奖” 等多项行业认可。
(二)市场拓展方向
- 区域深耕:加码国内市场,在茶叶、咖啡主产区建立原料采购与预处理基地,降低原料成本;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建设 “植物提取国际认证中心”,提升产品全球合规效率,拓展欧美高端市场。
- 品类延伸:依托现有技术积累,拓展功能性化妆品原料、动物保健品原料等新领域,目前基于植物提取物的天然防腐剂已进入研发阶段;开发 “提取物 + 应用配方” 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代餐食品、运动营养品等新兴场景推出定制化原料包,计划 2026 年前建成 “植物提取产业技术平台”,实现从原料到应用的全链条赋能。
六、企业发展历程
(一)奠基起步阶段(早期 – 2020 年)
- 初期:在浙江安吉建成生产基地,聚焦茶叶提取物研发与生产,配备基础提取设备,确立 “天然植物提取” 核心方向;
- 中期:组建研发团队,开始攻克超声波辅助提取等关键技术,申请首批发明专利,产品通过食品生产相关资质认证;
- 2020 年:承担首个省级科技项目,建立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与多家食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年营收稳步增长。
(二)成长升级阶段(2021-2023 年)
- 2021 年:设立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与博士后工作站,研发团队规模突破 100 人,程勇博士领衔的技术团队获多项人才计划认定;
- 2022 年:获评 “浙江省专精特新小巨人”“浙江省科技小巨人”,茶资源利用技术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开始在多省推广;
- 2023 年:专利数量增至 24 项,发表学术论文 26 篇,完成多条智能化生产线升级,年处理原料能力大幅提升。
(三)创新突破阶段(2024 年至今)
- 2024 年:新增定制化生产车间,开发瓜拉纳提取物、低咖啡因绿原酸等多款新产品,获多项发明专利授权;
- 2025 年:深化产学研合作,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与国际食品企业达成合作,产品进入全球市场,朝着 “全球领先植物提取企业” 目标迈进。